我的退休生活

时间:2018-04-09 11:22:56 来源:永城市委老干部局 浏览:802 次

我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将近二十年了,退休后的生活经历,似乎是近在眼前的事。每当思想平静下来,这些生活的经历在脑海里就像过电影似的一幕幕展现出来,然后进行梳理回味反思,觉得人生感慨颇多,总想道出来与大家一起相互交流、切磋、共勉。我想虽然退下来了,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能当时代的落伍者,更不能成为前进的绊脚石。按照党中央和习主席的要求,也要为社会增添正能量。那么如何做到这点,凭我近二十年的退休生活体会,有三点感悟:

一、调整好心态,尽快融入生活,融入社会

心态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心态好不论做什么事总感到信心百倍充满活力;心态不好情绪就低落,什么也不想干,对所接触到的一些事情看啥都不顺眼,往往横加指责。凭我的观察和体会,人退下来后和在位时的心态绝对是不一样的。在位时特别是权重的领导干部说一不二,似乎是号令如山倒。而退下来后,截然相反,所处权位、环境、生活内容方式、接触的对象等等截然不同,往往思想就不适应,带来不必要的烦恼。这些烦恼和一些消极想法,也就必然是个人心态的自然流露。我退下来后,组织上也给了我几个社会担职,市关工委主任、市老年书画院长等。在工作运转中也曾遇到一些阻力,无疑也产生了一些消极想法,可巧身体上又出点毛病,在首都医院心脏搭桥手术回来后,思来虑去,什么也不想干了。心想人老了组织上让你退下来就是安度晚年的,何必自找苦吃呢?于是几个社会担职都辞掉了。正在这时,市委老干部局给我送来了中办、豫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着重提出要“牢牢把握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的价值取向,以充分体现离退休干部特点和优势,更好服务国家工作大局为方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我感到这是对离退休干部发出的号角,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更是对我们的关怀和鼓舞。我作为退下来的老同志,与诸多老干部经常进行思想交流,同时也有自己的感同身受,我觉察到在离退休的老干部中,就其心态来讲,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能正确认识党的离退休制度,认识到退下来是自然规律,无怨无悔,心态积极向上,尽心尽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挥正能量,办了不少的实事好事;二是退后思想落差大,认为退休就是“下台”,似乎是低人一等,不愿出门见人;三是不能正确认识看待自己,位置摆不正,仍像以前在位时那种心态,随意指手画脚,乱加指责,甚至牢骚满腹;四是对从岗位上退下来认识看法有偏见,官本位思想放不下,超脱不了权力观、功过观的影响。特别是一些资深权重的老干部,往往出现居功自骄,摆老资格,依老卖老,过于炫耀自己。有的甚至给单位领导闹对立、添乱子,人为地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还有的退下来后,什么也不管不问,像过去的儒生那样,两耳不闻窗外事,天塌下来只要不砸住自己都好,为活着而活着,过着只知日出日落被动、空虚、平淡、无味的生活。按照这些人的生活逻辑,“60岁告老还乡,70岁搓搓麻将,80岁晒晒太阳,90岁卧在床上,100岁挂在墙上”。我觉得这些想法都不够健康,应该设法扭转,下决心自我调整,往正确方向引导,于是我便撰写了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随笔的文章,主题是“唱活四部曲,增添正能量”,即第一部曲:转好弯子,找准路子;第二部曲:淡薄名利,端正心态;第三步曲:送去温暖,增加情感;第四部曲:搭建平台,展示自我。每一部曲中,都有一定的主张、认识、看法等。这篇文章,除在本市报刊、杂志发表外,市委还以文件工作通报的形式批转到市直各局委、乡镇等,以助推老干部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保持好政治定力,对社会作点有益的奉献

所谓政治定力,我的理解就是一个人的政治主张、思想、远见、信念等。一般说来,人退下来后会程度不同地减退或消失。但我认为我们虽然脱离了原工作岗位,生活的性质环境改变了,但仍是社会上重要的一员,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仍应为社会做点有益的奉献。这就必须保持一定的政治定力,只有如此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为增添正能量打好思想基础。在这方面,多年来我在以下四个方面努力去践行:

一是积极参与全市两个文化名牌的创建工作。永城历史文化底蕴厚重,近几年来书法和诗词创作非常活耀,队伍逐年扩大,组织不断健全,创作成果非常感人,在全省全国不少同仁志士频获大奖,并有相当的声望名气。为弘扬宣传永城,提高知名度,我和同道们在2015年正式向市委提出了争创“中国书法之乡”和“中华诗词之乡”的建议,取得了市领导的大力支持,并分别成立了两个创建领导小组,市领导还让我参加两个创建领导小组的成员,我和全市书法、诗词创作的骨干分子,便从此投入了轰轰烈烈的创建工作。在市委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健全组织、扩大队伍、制定完善制度、培养典型、疏通关系等认真操作运转,经过近二年的努力,两个“国字号”文化名牌的创建工作一举完成,经严格检查验收全部合格,并隆重举行了“授牌仪式”。从此两块文化金字招牌在永城闪闪发光,在此影响下,永城还获得了全国文化先进市。

二是持续文坛的笔耕生活。我虽然一生从政,但对文学艺术也情有独钟。在我的人生格言中曾说过:“人生如梦,而生活非梦。生活因曲折而丰富;人生因坎坷而多彩;文学因多梦而鲜活。我热爱文学,因为文学所反映的生活是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人间烟火。”我总觉得生活在当今幸福的时代,生活的每一天都是一部微电影,应留住精彩瞬间。为使退休后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从个人爱好出发,认真从书法创作和文学诗词创作上下功夫。在书法方面积极倡导,参与助推与周边县市的书法艺术交流活动和本市内的多种书画展览活动,举办个人书展,出版多部书法作品集(其中个人书法作品集两部)。并积极参与全国性的书法赛事活动,全国“消防杯”书法大赛荣获三等奖,第三届全国夕阳红书法大赛获金奖。有的书法作品还立碑刻石等。在文学与诗词创作方面,我积极参与《永城诗词》的编辑工作,并不断给各级一些诗词刊物撰稿,有不少诗稿被《中华诗词》、《中州诗词》、《河岳诗词》发表,有的还获奖。几年来我还根据积累的文学创作稿件,出版了一部十多万字《秋之韵》文学作品集。如下步创作资料丰富,再准备出一部续集。在书法诗词创作中,我说句真心话,不是想的名和利,更重要的是丰富晚年的多彩生活,如在一首“黄昏颂”中我写道:“转眼黄昏度晚年,往事回首情无限。平凡一生无大碍,功名利禄非我愿。案头群书不厌读,诗书名作伴余年。依窗抚琴抒细语,挚友常续话古贤。黄昏河堤观落日,旭日阳台放眼宽。晨鸟声声催锻炼,轻骑漫步翠柳间。远山近水观野趣,兴致盎然听流泉。惟善为宝仁者寿,把酒论茶乐陶然。人说夕阳无限好,我言黄昏霞满天。”再如2015年阳春三月的一天我与全市一些书友、诗友在日月湖畔举办一次书法、诗词书写朗诵会上,大家尽情展示,并有琴声伴奏,欢快无比,我当时激情无限便有感而发,赋楹联道:“云吐笔花  日月湖畔流墨韵;风翻碧浪  沱河岸边荡诗声。”在掌声中激起一片欢声笑语,感到生活充满乐趣。

三是积极为市委中心工作建言献策。多年来永城市委对老干部工作是非常重视的,对老干部也相当尊重,把老干部看作是党的宝贵财富。一些大的政治活动请老干部参加,大的节日领导们亲自到家慰问,每年两次给老干部通报工作,还不断组织外出考察旅游等。这些活动使我们深受感动。每次座谈会让老干部对市委工作开展情况提意见时,我都是慎之又慎,并写出发言提纲,给自己约法三章:①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发声,不要站在小圈子内为个人私利提要求;②建言内容要深思熟虑有一定份量,不谈鸡毛蒜皮的小事;③要维护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不要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横加指责。因此每次发表意见,领导都很重视,多数被采纳,事后落实情况都予以反馈。多年来还不断接受各级新闻媒体的采访、专访等。

四是积极参与社会献爱心活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中华民族固有的光荣传统。更体现中华民族团结、和谐相助的大家庭。每当我们国家发生大的灾害牵动着国民的心,也无疑牵动着我们老干部的心,当对灾区进行捐助活动时,我积极响应。汶川大地震时,我看到市直各部门都组织了捐助活动,而在老干部中还没动静,我就给老干部局领导提建议:像这样的事老干部也不应例外。结果很快在市委一号会议室召开老干部捐助会议进行捐助活动。除此之外我还通过北京东方书画院和香港慈善机构,写了四幅书法作品拍卖后予以捐助。平常对弱势群体中的困难户也在不同层面予以关注。我市残疾儿童李宁,前几年一次突发“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不治之症,全身瘫痪数年,在短暂的生命里,李宁和他的父母表示:在他生命终结时,无条件把遗体捐献给国家,算是对人类的最后贡献。当我得知这个信息后,深深被他崇高的思想境界所打动,根据他本人的请求,给他写幅鼓励性的书法作品挂在卧室,并将他的散文、诗作整理在报刊推荐发表,算是给他带去的一份精神食粮。

三、科学安排,编织好晚年生活

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不论在岗期间和退下来后,我都是以常人心态去看待,没感到有什么别扭或不适应的地方。退休是自然规律,要尽快适应生活、融入生活。但我从退下来十多年的生活观察,不是所有的老干部都是这样,我觉得有三种类型:一是有生活理念,有章法节奏,生活内容充实,思想乐观向上;二是顺其自然,能够找点乐趣消遣消遣,基本上是随大流空度时光;三是消极悲观,无所事事,过一天少一天,生活空虚乏味。这些各不相同的生活理念和思想想法,有的应该作自我调整,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

但作为退休后的我来讲,还是能客观正确理性的去看待人生的这一重大转变,充分利用时间宽松,活动自由的特点,编织好晚年生活。我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爱好,制订了三点基本遵循:第一,要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更新知识,尽量减缓脑子生锈、僵化;第二,干点力所能及的工作,只要社会需要,都要积极参与;第三,尽量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从自己的健康状况出发,适当锻炼,使身体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

由于具备了这种生活理念,自然很快融入社会融入生活,并感到非常充实。平常不断参与书法、诗词组织研讨活动;赛事创作活动;文化建设论证活动等。如市老年大学书法讲座、市电视台书法专访、广场景区文化建设、市内道路、街道命名论证等,我都应邀积极参与。在这些文化建设活动中,我深感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储量,同时更需要知识的掌握与更新,我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除读点经典著作外,平常订阅的报刊必看,并有专门学习笔记,将不同知识有感悟的地方分门别类记入本子内。这一生中我就学习资料性笔记来讲,约百余万字,同时感到应用非常方便。

另外我还感到,人老了更需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身体好,一切都好;身体不好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我每天晨起和傍晚坚持锻炼,从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同时更喜欢旅游,感到旅游是一种精神充电,使你远离城市的喧嚣和污浊的空气,走进大自然,尽收满眼的翠绿和山水的清丽,眺望无垠的天宇,聆听山野间生命的交流,让身心、思绪、情操在大自然中陶醉。一次我到台湾宝岛旅游,在一处山野间秦雅度假村小住,那里山泉环绕、松涛掩护、山鸟啼鸣、小桥流水,使我的心境完全融入了大自然,不由吟诗一首:“山光水影弄春晖,日映青岚涨翠微。溪吐清泉流絮语,风摇玉树绽芳菲。群鱼戏乐沉浮趣,百鸟啼鸣上下飞。秦雅浓情人不舍,频斟美酒醉方归”。这种景情交融的释放,深感是人生最大的享受。

最后我想用宋代大诗人辛弃疾“人间岁月堂堂去,劝君快上青云路”的诗句与大家共勉。

(作者系永城市政协原副主席 曹仲田)

(责任编辑:路璐)